發布日期:2025-07-01 瀏覽:7
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文章,美國衰落的真正原因——而這與中國無關。多年來,華盛頓的主流說法一直將美國經濟困境歸咎于中國。然而,如果中國并非問題所在呢?如果真正的問題在于美國自身呢?
事實令人不適:美國失去優勢并非因中國崛起,而是因其背離了曾使其偉大的核心原則。這些原則包括開放市場、全球參與以及有限政府干預——而中國在過去幾十年,恰恰以更加審慎的態度持續落實這些理念,在開放競爭中給美國帶來巨大挑戰。
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并非偶然。其崛起建立在開放的基礎上——對人才、資本、創新和全球貿易的開放。20世紀大部分時間里,美國是自由市場能實現什么的典范。企業家得到賦權,競爭蓬勃發展。但如今,這種模式正在瓦解。政治失能、短期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傾向正將美國帶離成功的根源。產業政策卷土重來。補貼、關稅和投資限制已成常態,甚至“自由貿易”這個術語也變得政治敏感。
在美國自我封閉的同時,曾經被視為計劃經濟而遭貶低的中國正穩步地推進(市場)自由、改革和開放。
中國經濟的崛起得益于一個簡單公式:改革加開放等于增長。這種做法遠非完美,但總體方向非常清晰:為民營企業創造(更多)空間,并融入全球體系。成效不言自明:數億人擺脫貧困;科技、制造和物流領域涌現出世界級私營巨頭;即使面對地緣政治緊張,外國投資仍在增長;一個對全球品牌不可或缺的國內市場。
更具說服力的是,中國并未倒退——盡管目前面臨外國直接投資的下降。當美國實施芯片禁令、發布黑名單并對外國投資進行政治打擊時,中國正縮減負面清單、設立自由貿易區、為游客提供免簽入境,并完善全球投資者進入市場的準入條件。
尤其諷刺——且可悲的是,美國不僅在背離其核心價值觀,如今更是將目標對準了那個正沿著它曾大力倡導的道路前進的大國。中國的發展模式與美國截然不同,卻承襲了美國的一些優秀特質,比如市場驅動的增長、基礎設施投資、注重執行力以及長遠規劃。美國在經濟上攻擊中國,實際上是在攻擊過去的自己:一個由雄心和市場邏輯驅動的崛起中國家。
對美國而言,最大威脅并非中國,而是自我設限的停滯,是對開放精神的放棄、對經濟政治化以及對自由企業制度信心的侵蝕。這是一種文化轉變,全球參與被視為威脅而非機遇。
中國的持續崛起并非證明美國注定失敗,卻是個嚴酷的提醒:經濟偉大需要始終如一、明確且充滿自信地堅持基礎原則。美國仍擁有引領世界的制度、人才和資源,但若繼續沿著基于恐懼的政策制定和經濟自我破壞的道路前行,這一切都將化為泡影。
全球領導力并非關于贏得零和游戲。而是提供值得他人欽佩并渴望效仿的模式。目前,中國仍在推進改革與開放,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。美國則在退縮和封閉,并擴大政府干預。
這就是真實的故事。這與中國無關。
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文章,美國衰落的真正原因——而這與中國無... ...
2025-07-01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文章,美國衰落的真正原因——而這與中國無... ...
2025-07-01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文章,美國衰落的真正原因——而這與中國無... ...
2025-06-30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文章,美國衰落的真正原因——而這與中國無... ...
2025-06-30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文章,美國衰落的真正原因——而這與中國無... ...
2025-06-27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文章,美國衰落的真正原因——而這與中國無... ...
2025-06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