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24-01-12 瀏覽:279
香港《亞洲周刊》最新一期,中國基建力與知識基建。中國基建如火如荼,背后是多元化教育系統,精英白領與藍領技師的培育,短視頻教育公開課和最近興起的夜校熱。(這些)展示終身學習的澎湃力量,提升國家競爭力。
西方一些媒體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會陷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與美國差距越來越大。但這樣的預測其實嚴重誤讀了中國經濟與中國發展的動能,因為中國經濟即使在逆境中,2023年估計仍獲得逾5%的增長率,而背后的強大動能來自中國的基建力量。
中國建設了最密集的高鐵網﹑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,還有很多縣鎮公路。重視下沉交通,確保村村通路,不僅工程上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,也刺激了很多新的產業鏈開發,最顯著的就是中國汽車業在2023年爆炸式增長,躍升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,碾壓長期世界冠軍日本。這使內部經濟的發展有強大沖力,沖破外部壓制。
中國的基建還包括“南水北調”,并興建“平陸運河”,是自京杭大運河之后的創舉,讓內部的湖泊和外海連通,創造過去難以想象的發展空間。廣州白云火車站落成,成為亞洲最大火車站,給民眾帶來方便。中國在新的機場建設上,也如蜘蛛網般發展,而機場設計(很多)都是智能化。
中國在2023年還加速互聯網建設,為全面進入6G世界做出重要鋪墊。網民人數是全球之冠,也讓中國成為全球最擅于發揮互聯網+力量、從網約車到電商平臺都是全球最發達的國家。
中國的基建力背后其實是知識基建的力量。厲害的“基建狂魔”背后是全球最大工程師隊伍,每年的畢業生約一半是理工科的,為中國基建貢獻了大量人才,數量之多,超越其他先進國家,并在創新方面人才輩出。中國的人才培養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優秀大學,還有預算經費龐大的很多實驗室,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與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等都是精英人才的搖籃。
當然,中國也學習德國的系統,重視專業技師培養,很多學生進入技術職業學校,強調實踐訓練,淬煉可以有動手能力的制造業藍領,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強國。
中國最強的“知識基建”還在于全民終身學習的強大動力。最近在抖音、快手、小紅書等平臺,可看到80多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公開課,130萬人觀看,很多學生的問題都非常到位。在“東方甄選”直播平臺上,網紅董宇輝不僅賣菜,還賣“知識糧食”。有中國特色的跨年思想派對,也吸引線上與線下逾百萬人次觀看。
在跨年之際,中國社會的一道獨特風景,是越來越多成年人去上夜校,在工余之際,晚間進修,從學外語到學習一門新技能,從提升專業能力到思考人生意義。
這些都顯示出中國社會終身學習的力量,要不斷改變自己的體質和氣質,提升個人競爭力,最終改變了國家的體質和氣質,提升了國家競爭力。中國如此龐大的終身學習人口,全球獨家,也是中國經濟不斷飆升的強大動力。
香港《亞洲周刊》最新一期,中國基建力與知識基建。中國基建如火... ...
2025-09-04香港《亞洲周刊》最新一期,中國基建力與知識基建。中國基建如火... ...
2025-09-04香港《亞洲周刊》最新一期,中國基建力與知識基建。中國基建如火... ...
2025-09-03香港《亞洲周刊》最新一期,中國基建力與知識基建。中國基建如火... ...
2025-09-03香港《亞洲周刊》最新一期,中國基建力與知識基建。中國基建如火... ...
2025-09-02香港《亞洲周刊》最新一期,中國基建力與知識基建。中國基建如火... ...
2025-09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