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24-05-13 瀏覽:226
香港《亞洲周刊》5月13日文章,原題:中國經濟雙引擎效應席卷全球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成為全球的迷思,為何過去十年間出現質的變化,進入讓美國和西方世界都驚訝的領域,在一些長期由西方企業壟斷與領先的行業,中國在超越前進。
比亞迪挑戰特斯拉,TikTok挑戰臉書,拼多多國際版Temu挑戰亞馬遜,而中國更被視為“基建狂魔”,在15年間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鐵系統和高速公路系統、最大的隧道和橋梁系統,交通四通八達,實現了宏偉藍圖,更超越了歐美發達國家。
中國經濟奇跡背后,是國企與民企的雙引擎效應。國企如中交建、中鐵建、中國中車等提供“公共產品”,高鐵、高速公路和電力等基建領先全球,為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;民企則是在市場機制的激烈競爭下,勇于創新,不僅在國內百花齊放,也在國際上脫穎而出。
國企和民企分工,國企可以有更多長期主義的策劃,不受短期盈虧的限制;而民企更為靈活,可以迅速變陣,在市場的殘酷博弈中,擅長“試錯”,推動更多的突破。但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,都是創新的高手。
中國的高鐵20年前還在初創階段,全世界都在好奇,中國究竟是采用法國系統、德國系統還是日本系統?當時這3家競爭各顯神通,但最后中國吸取了3個系統的優點,融會貫通,發展了自己的系統,還打造了獨家專利。今天,中國高鐵出海到全世界,不僅有最高的性價比,還有最好質量的系統和軟件配套,開拓隧道的盾構機,更是獨家創新,讓中國高鐵成為一張名片,從目前的雅萬高鐵到未來的泛亞鐵路,都閃耀著中國創新力量的光芒。
中國經濟發展也都是“互聯網+”的先鋒,將整個產業鏈加以數字化轉型。Temu和快時尚品牌希音(Shein),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力克Zara等強敵,依靠數字化產業鏈,將在廣東、福建、浙江一帶的小作坊工廠,加以數字化轉型,精準控制產量,快速響應市場變化,避免臃腫的庫存,晉身國際電商前列。TikTok以獨特的算法,具有強大黏性,讓美國1.7億人成為活躍用戶,超過美國人口的一半,與Temu和Shein成為在美國最受歡迎的App,展現了中國民企的威力。
即便看似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一些中國民企,也暗藏“互聯網+”的力量,比如蜜雪冰城,是性價比較高的飲料,卻善用產業鏈數字化的力量,提升競爭力,出海到東南亞,在全球擁有3.6萬多家門店,緊追星巴克,在印度尼西亞、越南等地都廣受歡迎。
中國的經濟雙引擎,勢將推動全球經濟進入更亮麗的天空。
香港《亞洲周刊》5月13日文章,原題:中國經濟雙引擎效應席卷全球... ...
2025-07-03香港《亞洲周刊》5月13日文章,原題:中國經濟雙引擎效應席卷全球... ...
2025-07-03香港《亞洲周刊》5月13日文章,原題:中國經濟雙引擎效應席卷全球... ...
2025-07-02香港《亞洲周刊》5月13日文章,原題:中國經濟雙引擎效應席卷全球... ...
2025-07-02香港《亞洲周刊》5月13日文章,原題:中國經濟雙引擎效應席卷全球... ...
2025-07-01香港《亞洲周刊》5月13日文章,原題:中國經濟雙引擎效應席卷全球... ...
2025-07-01